USART 中断方式接收无响应问题的一种情况 及其处理方法-Arduino中文社区 - Powered by Discuz!

Arduino中文社区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4248|回复: 2

USART 中断方式接收无响应问题的一种情况 及其处理方法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6-9-27 15:1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问题:
此问题由客户工程师提出,客户在使用STM32F103的USART做串口通讯时,发现了一个问题,当设备正常通信一段时间后,串口不响应外部的通信请求了.
文中配图引用自STM32F103的中文版本用户手册,下载链接为:
1.webp.jpg
调研:
一、经过调研:
1.1 客户除了使用USART做串口通信,还开启了定时器中断来进行数据采集.
1.2 定时器的优先级比串口接收的优先级高.
1.3 定时器处理数据操作也比较频繁.
1.4 客户使用的STM32F1标准库(版本V3.5.0).
二、经过问题复现和使用ST-LINK在线调试和定位发现:
2.1 在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,程序不断的进入串口接收中断,不能够运行到main主函数处理其他任务了.
2.2 发现ORE标志为‘1’,也就说明程序是发生了串口溢出错误.
2.3 客户在进入串口中断后会调用USART_GetITStatus(USART2, USART_IT_RXNE)来获取RXNE的值.如果RXNE为1则去读取DR数据寄存器的数据,读取后RXNE为0,但是ORE的标志依然为1,依然进入了串口中断.
三、经过分析以及我们可以通过我们芯片的用户手册可以得到以下信息:
3.1 程序不断进入串口中断是因为ORE标志始终为1,没有被用户清除掉:
2.webp.jpg
从上图红色部分我们可以看到,如果串口接收中断开启了,那么ORE为1时就会产生中断.
3.2.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,顺序执行对USART_SR和USART_DR的操作就会清除ORE的标志,客户在中断中执行了以下操作,那为什么ORE标志还没有被清除呢?(R1执行了读USART_SR操作,R2执行了读USART_DR操作).
3.webp.jpg
3.3 我们可以看手册中下表的解释:
3.3.1 ORE表征的是一个历史事件,当ORE为1时,表明至少有1个数据已经丢失.
3.3.2这有2种可能发生的情况,RXNE为1的情况R3和RXNE为0的情况R4,如下图中的解释.
4.webp.jpg
3.3.3我们从上图可以看出,3.2图中的R1+R2操作只能处理RXNE为1的情况;
当RXNE为0的特殊情况, 就是在读序列器件(在USART_SR寄存器读访问和USART_DR读访问之间)接收到新的数据,数据SR虽然被读过了,但是overrun事件依然发生了,以上操作是不能够处理的:
5.webp.jpg
3.4 因此我们要在应用中对ORE标志进行处理,即当判断发生ORE中断的时候,我们再读一次USART_DR的值,这样如果没有新的Overrun溢出事件发生的时候,ORE会被清除,然后程序就不会因为ORE未被清除一直不断的进入串口中断了,代码处理如下:
6.webp.jpg
结论:
对于这种情况,我们可以看到USART串口接收中断使能了,那ORE中断也就开启了;为了消除在通过读序列(USART_SR/USART_DR)的过程中产生的溢出错误,我们可以尝试在应用程序中需要针对ORE标志做一个处理来清除ORE标志,使得串口通信可以正常的继续工作.
建议客户在做串口通信时需要增加帧检验功能,如CRC校验等...,当发生ORE时,帧校验肯定是通不过的,不会造成从机误响应.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文章来源:融创芯城



发表于 2016-9-27 16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Arduino有没有办法这样调试?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9-28 14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Zoologist 发表于 2016-9-27 16:00
Arduino有没有办法这样调试?

Arduino这块还没研究到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Archiver|手机版|Arduino中文社区

GMT+8, 2024-11-28 04:33 , Processed in 0.089605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